2月15日,江西鄱阳站,过完春节的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踏上返程的列车。
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潮中,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小女孩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
她身穿粉色棉衣,本应洋溢着新春喜气的脸庞此刻却挂满了泪水,她在冰冷的车站地板上无助地打滚,撕心裂肺地哭喊着:“我只要妈妈”。
她的爷爷用力抱起她。女孩因为情绪太激动,坐在地上就是不肯起,还朝着检票口爬去,试图去拉着妈妈。
爷爷无奈,拽住她的衣服拼命往后拉。女孩凄厉的哭声回荡在熙熙攘攘的车站,让人泪目。
这一幕被在场的旅客拍摄并上传网络后,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。
有网友说,这妈妈也太狠心了,孩子哭成这样,还要走。孩子跟父母的隔阂就是这么来的一辈子都治愈不了。
还有网友说, 没把孩子带在身边的父母,不见的就富了,把孩子带在身边的父母,也没见谁穷了。
不过也有网友认为,有办法在家里生活下去,谁愿意丢下孩子呢?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。永远不要跟异乡的妈妈谈陪伴,守家的妈妈谈经济,这是最基本的礼貌。
大力发展县域经济,莫让悲情画面年年上演
忍心抛下孩子远赴异地打工,是每一个父母最心痛、最无奈的选择。由于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,使得中国大量就业区主要以东部区域、核心城市为主。身居乡村的打工人,为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,不得不背井离乡,舍弃孩子、老人,每年只能实现“候鸟式”的短期春节团聚。
要打破这种周期性的亲情“伤别离”规律,核心就是要发展县域经济,让每一个县级行政区都有就近就业的工业集中区,让打工族实现家门口上班,让每个家庭不再长期分离。
2023年12月19日,《西安市产业片区规划编制审批开发建设管理规定》正式出台,划定44个产业片区,提出“以园促产、以园 聚产、龙头带动、集聚配套”的产业集群化发展理念,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作为周至县域工业重要的抓手,名列其中。
作为西安市人民政府、周至县人民政府两级政府批准成立的产业新城,园区紧抓西安高新区“南拓西进”战略及比亚迪落户高新集贤园发展机遇,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,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核心,涵盖军民融合科技等高端智造业,旨在打造一座"宜工、宜居、宜商"的现代化产业新城。
园区规划3892亩,总投资116亿元;未来聚集200家以上中小企业,直接就业5万人,为周至县及附近区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。
目前,园区一期已投产,二期建设中,三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正在招商中。累计引入企业42家,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人,成功帮助园区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上班,全面助推周至乡村振兴快速发展。
咨询热线:029-89303902